跳到主要內容區

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研討會

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研討會
 

宗旨 

變動快速的世局,已讓相對平靜的高教機構與學術研究單位,無法置身事外。近年來,在學術卓越與國際化(美國化)等名目下,我們的工作意義與環境明顯地改變,我們的知識生產與社會的關係也在調整,我們與學生的互動日趨零碎化。對於造成這個現象的緣由及其利弊得失,學界多有探討,值得我們繼續推進。


我們認為,現在是我們重新檢討人文社會學科是否適合使用SSCI、A&HCI與T(SSCI)等數量式學術評鑑模式的時刻了。我們注意到,「徵引索引」(Citation Index)與學術權威以及學術影響力,實不相干。歐美各國並無任何學科依據徵引索引與論文數量作為升遷、tenure的依據,但在台灣,SSCI與T(SSCI)業已成為(官方)學術權威指標。這個評鑑模式背後其實是量化經濟學的邏輯,能否適用於人文社會學科,需要認真檢討。尤其是此評鑑制度的量化管理反映出了官僚體系的數字管理,學者被要求審查時,也進入此數字管理系統,而不進行作品閱讀審查,而使得學術審查其實不是「專業」審查。更有甚者,此評鑑制度強調數量式評鑑,不鼓勵專書之出版,致使學者無法著力於文化知識生產之長期而深度的累積。


此外,在此數量化學術評鑑的邏輯導引之下,以英文書寫的論文被高度評價,甚至是加強採計的重點,以致於本地研究者之研究需要配合國外期刊之議題導向,徵引國外學者研究,參照社群在海外不在本地。此種學術發展的趨勢使得本地學術社群彼此鮮少對話、互不徵引,學術知識的生產與社會文化脫節。新進研究與教學人員,乃至於博碩士生,閱讀及寫作題材與重點的選取,都受此牽引。


整個一世代的人文社會學術發展都將受此數量化以及英語書寫訴求而持續帶來巨大影響。因此,經過七個月的密集籌備,我們訂於本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假國家圖書館會議中心,舉辦二整天的研討會,邀請學界相關人士及高教主管,一起討論與針砭有關高等教育學術評鑑的問題。議題分作三部份:

第一,就學術評鑑在海內外的作法,提出說明與檢討;了解「徵引索引」citation index的邏輯與意義;檢討台灣TSSCI之邏輯;檢討台灣推動高教與期刊評鑑的沿革、現狀及其影響評估。

第二,記錄、分析與檢討我國目前學術評鑑對於各學門的學術研究及教學的正面與負面衝擊。

第三,根據前兩部份議題的延伸,重新思考有關「國際化」或是「學術卓越」的問題; 重新思考如何評斷優秀深刻而具有創新觀點的人文社會研究之問題;思考是否可以提出他的學術評鑑方案,或至少提出原則與方向。

聯合主辦
女性學學會、文化研究學會、比較文學學會、中華傳播學會、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政治學會、台灣哲學會、台灣歷史學會、台灣教育社會學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思與言雜誌社、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資訊社會研究學會。


大會工作小組
林靜伶(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徐進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陳光興(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學系)、黃厚銘(政治大學社會學系)、賴鼎銘(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劉紀蕙(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瞿宛文(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錢永祥(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