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二次徵件至9/20 12:00】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越南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越南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一、計畫緣起

(一)「外婆橋」計畫十年之後

四方報與誠致教育基金會曾於2011-2015年推動「外婆橋」計畫,以「師生手牽手、搖到外婆橋」作為標語,將新住民二代、新住民女性(母親)和老師一起送回位於東南亞的外婆家。此項NGO計畫的成果,影響了移民署提出「105年新住民二代培力計畫:國外生活學習體驗」,該計畫編列了900萬預算,徵選60組親師生隊伍前往世界各地的「外婆家」。之後國泰慈善基金會也於2019年開始與臺北教育大學合作開辦越南語言班,贊助新住民及二代、老師前往越南的旅費。

2010年代的外婆橋計畫,有促成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與欣賞的用意。對東亞南各國文化及語言的學習,能以此豐富台灣社會的文化內涵,更重要的是達成台灣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住民之間相互理解,由此為共同生活建立良善的文化基礎。那麼在2020年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計畫來回應新移民的課題呢?

「外婆橋計畫」的最後一年距今已經八年,新住民二代培力計畫距今已經七年,在2011- 2016年間就讀小學的學生,現在應該有不少人正在大學就讀。當年的外婆橋計畫,對這群學生、老師及家長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這群已經成年的新二代臺灣公民,會如何地改變臺灣社會呢?

(二)臺灣的東南亞裔新住民及其後代

根據官方統計資料,於76年1月至112年6月底,我國的外裔、外籍、大陸港澳配偶人數累計達585,480人,外籍婚姻配偶以越南114,635人最多,接下來人數較多的前幾個國家是印尼31,577人、菲律賓11,224人、泰國9,926人。112年6月底在台的外籍移工達739,496人,人數最多的前四個國家是印尼259,558人、越南259,088人、菲律賓152,529人、泰國68,318人。東南亞新住民及外籍移工已經成為臺灣人口構成的重要部分,在各個層面與臺灣社會交織在一起。

雖然如此,臺灣學界長期以來對東南亞的社會人文狀況相對陌生,美英法德各國僑民在台灣的人數遠遠不及東南亞各國的人口,但我們對美英法德等國家的認識,遠超過東南亞各國。然而對東南亞各國文化及語言的認識,同時也就是對新住民及新住民子女的文化背景及語言之認識。我們希望能將東南亞社會文化的理解與臺灣當代社會的變動這兩個面向連結起來,進行東南亞的社會文化研究與人才培育。

考量到婚姻配偶及移工的國別合計人數以越南最多,達367,713人,我們將以越南做為推動本計畫的起始點。我們希望這項計畫能夠培養出對於越南有深入理解的新世代研究者,一批體認越南的社會狀態及文化心靈的學者,能夠感知具有越南文化背景的臺灣住民之情感,協助不同文化背景成員間的相互理解與相互支持。

(三)作法

本計畫由亞太 /文化研究中心、性別與社會研究中心結合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共同推動,招募大學生及研究生共同進行越南研究。學期間除在校學習越南語文,定期召開工作坊討論研究課題,並於暑假期間前往越南加強越語能力,同時進行訪調。

以本計畫為起點,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培養出對於越南的歷史過程、社會狀態及文化心靈有深入理解的新世代研究者,這批學者能夠感知具有越南文化背景的臺灣住民之情感,從而得以協助擁有不同生命經驗與文化背景的人們相互理解與相互支持。

二、計畫成員徵求辦法

對象:有意願投入越南研究之大學部學生或研究生。

名額:十名

申請資料:

  1. 基本資料表:表格檔案請於此下載:https://pse.is/572bqe
  2. 自傳:介紹自己,並說明自己為何想要從事越南研究。
  3. 計畫書:說明自己的研究構想(包含研究課題、研究場域、研究方法)。

獎項:獲選者每位頒給獎助金新台幣三萬元。

獲獎者義務:

  1. 112學年第1學期必須選修越南語課程,並參與研究群的每月工作坊。
  2. 提交期末報告,說明自己計畫於越南進行的研究計畫構想。
  3. 後續將在計畫成員中擇優補助田野及研究經費。

請將申請資料整合為一份pdf檔,於9/20 中午12:00前以電子郵件寄至:apcs@my.nthu.edu.tw,郵件標題請註明「越南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