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

翻譯

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

作者 :劉人鵬 
出版日期 :2000.02 
ISBN :9571510068

晚清:現代與傳統之間--評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
The Late Qing Dynasty: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traditional-Comments on Liu Renpeng's Women's Rights in Modern China

<<文藝研究 >>2006年04期,劉慧英 ,

曾幾何時晚清成為一個令許多人心儀的歷史時期,一句"沒有晚清,何來‘五四’"使得曾經輝煌一時的"五四"減色三分,而讓曾經黯淡無光的晚清大為增色,這都源於一定的歷史語境.臺灣清華大學副教授劉人鵬的<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版,以下引文凡出自該書只標明頁碼)一書就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之後的"晚清熱"中,它不僅談晚清,還談晚清的女權,晚清與女權構成了這本書的主題,也構成了讀者心中的問題.

 



C&Q│陳慧文:近代中國女權論述
http://blog.yam.com/modern_china/article/6728109

 

杜蒙認為現代西方社會強調「平等原則」,印度卡斯楚體系則體現「階序原則」。以印度的階序原則為一鏡像反觀平等原則的社會,其實仍存在著階序,只是一般人不知不覺、不願承認自己是「階序人」或帶有階級意識。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頁5中闡述杜蒙所建立的階序原則的特性是:高階含括低階,而低階者必然排除於高階者之外。階序的關係,就是含括者與被含括者的關係。 
理論上,男人、女人都是人,也都能在道德上修養自身為「君子」,或在政治上成為「聖王」(如武則天)。但仔細分析中國古代文本,會發現在很多敘事結構中,「人」或「君子」、「聖王」指的是男人,而將女人排除在外。 
而晚清的男女平等論,承襲了階序格局中的知識份子聖王說話主體,而且平等不平等的問題被涵蓋到「進步─落後」的階序價值下。結果只有明顯不符合「西方/進步」形象的「落後」狀態被力圖革除(如纏足、婦女不學、一夫多妻等),性別刻板印象仍然存在。如鮑家麟認為「妻者齊也,夫者扶也」就是夫妻彼此(而不是單方面的)都有所要求,就是平等的表現。(但為什麼不是「妻者扶也,夫者齊也」呢?) 
回到杜蒙的階序原則,「聖王─平民」和「進步─落後」可說是「含括者─被含括者」的關係。以這個原則來看「社會(群)─個人」,不知是否可以解釋為何晚清以降的救國論述大多認為個人自由與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或國家主義)不相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