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側記】「台灣解嚴前後的小劇場與社會運動」研討會側記

台灣解嚴前後的小劇場與社會運動

「台灣解嚴前後的小劇場與社會運動」研討會側記

研討會時間:20221217 09:30-18:20
研討會地點:清華大學人社院
C310會議室

撰稿人:劉信秀(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台灣解嚴前後的小劇場與社會運動」研討會於20221217日在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展開,邀請到13位從事劇場研究的學者與投入戲劇創作的工作者從自身的研究領域、親身經驗出發,探討解嚴前後的劇場運動與社會運動如何相互作用,並帶動文藝的演變及社會的變遷。

  研討會當天雖有寒流來襲,但仍有約30位對於戲劇與社會運動研究有興趣的學生、研究者、劇場工作者到場參與。會議由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暨亞際文化碩士學位國際學程主任李卓穎教授開場,他首先感謝所有與會者不畏寒冷前來參加今天的研討會,並分享清大人社院也是在解嚴前後成立,因此能與本次會議關注的社會脈絡相呼應。李卓穎教授指出,本次研討會是由清大亞際文化碩士學位國際學程籌備、舉辦,涵蓋一學期的「戲劇與社會運動」課程與講座、研討會等一系列的學術活動,期待能藉由這些學術交流開展出多元、豐富的文化研究。他也在最後感謝所有發表人、評論人的踴躍參與,並祝福所有與會者能在今天的討論、交流中有所收穫。

場次一:民眾與社區

  研討會第一個場次的主題為「民眾與社區」,透過探索1990年代「民眾劇場」與「社區劇場」的戲劇實踐,從中反思以劇場進行社會實踐的路徑、作用與限制。第一位發表人是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林偉瑜教授,他以〈重探一九九零年代台灣社區劇場的發展轉變〉為題,考察臺灣的社區劇場為何在2000年後逐漸從以演出為中心的藝術實踐,轉向著重賦權、改造的社會實踐。林偉瑜教授發現,由於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後簡稱社造政策)的推行者對於藝術抱持著實用主義和工具化的意識,進而使得藝術性劇場、劇場藝術家被排除在社造政策之外。他也藉此反思劇場藝術性對於社區劇場的意義,以及更多以藝術創作介入社會的形式與作法。

  台灣應用劇場中心的創辦人賴淑雅則從自身的經驗出發,梳理自己投入民眾劇場、社區劇場、應用劇場的轉變與反思。他最初投入的是具有高度政治性、抵抗性的「民眾劇場」,卻發現僅有少數民眾關注劇場所談論的議題,因此對於「民眾」和「劇場」的關係產生困惑。後續,賴淑雅老師轉身投入社區,以「社區劇場」為名持續實踐民眾劇場的精神。然而,他卻在社區面對社造政策帶來的限制與困境,因此選擇以社群劇場、教習劇場、過程戲劇等多元的「應用劇場」作為回應。但究竟劇場工作者該如何在不同的戲劇實踐過程中保有抵抗的精神?這是賴淑雅老師認為還需要持續探索的課題。

  第一場次的最後一位發表人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陳瑞樺教授,他選擇以「文化運動」的概念考察民眾劇場與社區劇場於19902010年間在臺灣發展的軌跡,探討社區劇場為何在2000年後蓬勃發展?小劇場又具有什麼樣的特性,使得它能夠成為社區運動於2000年代的新載體?陳瑞樺教授指出,社區劇場於1990年代開始的發展主要奠基在「文化思潮的轉化」、「文藝載體的轉化」、「文藝類型的轉化」這三條軸線的交織上。小劇場則因其身體性、組織性、參與性的特性,能與實作性、社會性、政治性等指向連結,因此在19902000年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運動形式。

場次二:島嶼與身體

  第二個場次的主題則為「島嶼與身體」,聚焦探討「島嶼」與「身體」在解嚴前後劇場史的交互激盪、演繹、辯證,並再訪解嚴前後南北小劇場的經典作品與重要人物。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的石婉舜教授以周逸昌為主要討論案例,透過深度訪談、文獻分析以及自身投入零場劇團的回顧與反思,嘗試考察臺灣小劇場「身體轉向」的文化史。石婉舜教授認為,新興的小劇場團體之所以在1980年代中期以後熱衷於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的肢體訓練方法,是基於當時臺灣社會的情感結構以特殊、極端的方式顯露出來,因此「劇場的身體」才會以新的藝術形式、劇場語彙呈現。

  該場次第二位發表人是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的汪俊彥教授,他以〈「無座標島嶼」:黎煥雄與無法翻譯的臺灣〉為題,考察黎煥雄導演的「迷走地圖」系列作品,並探討其中的身體表演如何與1980年代興起的現代劇場美學對話。汪俊彥教授從身體、自我、主體三者的關係出發,分析「迷走地圖」系列作品中的身體、角色、敘事如何指向複數性的認知主體,進而呈現在現代性翻譯機制下「無法翻譯」的臺灣。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的秦嘉嫄教授則以1990年代臺南的「魅登峰老人劇團」與臺北的「臨界點劇象錄」為分析案例,透過《似水年華》、《甜蜜家庭》等作品回顧田啟元至臺南與魅登峰老人劇團合作的過程,並以自身參與演出的《水幽》、《瑪莉瑪蓮》重探小劇場運動的劇場實踐,藉此探討南北劇場的交流合作,並嘗試以實踐性、在地性的角度解讀小劇場史。

場次三:解構與重構

  第三場次的主題「解構與重構」聚焦解嚴前後這段「解構」與「重構」並行的時代,從舞臺形式、在地經營、校園發聲等角度進行分析、探究,創造小劇場論述的嶄新連結點。首先,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王婉容、許瑞芳教授以〈解嚴前後台灣現代劇場在地發聲的多元風景——在解構中重構本地劇場創作的路徑與脈絡之省思〉為題,分析汪其楣、彭雅玲、許瑞芳等創作者如何透過戲劇作品省思臺灣的殖民文化與歷史,並從中追尋、實踐自身的文化認同,進而釐清臺灣劇場發展的多重歷史脈絡與多元風景。

  該場次第二位發表人是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的羅仕龍教授,他以1985年至 1999年間的清華大學中語系畢業公演為研究對象,分析新竹地區大學教育體制下的學生,如何在解嚴前後藉由戲劇演出表達對於社會的關注與反思。由於許多公演資料仍待考察與搜集,羅仕龍教授先就現階段獲得的文獻與史料提出反思:解嚴前後的社會氛圍是否影響學院內的戲劇題材?解嚴前後的知識權力結構轉變與學科建制,如何反映在學院內的戲劇演出?抑或戲劇仍是文學教育下的一種舞台實踐?本文是否有機會呈現臺北以外的學院與劇場史書寫的可能?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的許仁豪教授則從看似不可能與小劇場運動有關聯的李曼瑰出發,透過分析《楚漢風雲》、《淡水河畔》這兩個劇本,嘗試重新梳理小劇場運動的文化政治與歷史意義。許仁豪教授指出,《楚漢風雲》與《淡水河畔》其實隱含解構二元對立、批判美國霸權的意涵,而這些嘗試都有機會與田啟元在1980年代的劇場實踐相互呼應。由此可知,1950年代不一定只有反共抗俄的戲劇作品,而存在與小劇場運動有所連結的美學革命實踐。

  玄奘大學影劇藝術學系的李哲宇教授以〈我們是否失語過?:重探台灣前衛戲劇論述〉為題,將「失語」視為前衛劇場在1990年代的實踐邏輯概括,涵蓋前衛劇場的反敘事美學風格,以及劇場在解嚴後失去政治反抗正當性的情況。李哲宇教授認為,過往對「失語」的論述主要聚焦在臺灣社會變遷的尺度,因此是解嚴後的自由化、民主化造就「失語」的情境,但若將範圍擴展至全球後冷戰時期的脈絡,則臺灣前衛劇場的美學實踐或許順應了資本主義的政治格局,因此我們可能從未失語過。

  研討會的最後,由陳瑞樺教授代表籌備小組向所有與會者、發表人、回應人致上感謝之意,並期待大家都有從各場次的交流、討論中獲得啟發與收穫。未來,本場研討會的發表論文將會出版成論文集,希望能持續開展對於「小劇場與社會運動」的探究與關注。

發表人與回應人(按姓名筆畫排序)

王威智(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王婉容(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石婉舜(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李哲宇(玄奘大學影劇藝術學系)

汪俊彥(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程)

林偉瑜(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秦嘉嫄(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許仁豪(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

許瑞芳(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陳瑞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賴淑雅(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鍾欣志(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羅仕龍(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