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與社會運動系列講座|文字側記】
那一年,我們都急著講「我們」的故事——解嚴前後台灣現代劇場在解構中尋找並重構在地發聲的多元風景
講座時間:2022年11月08日 15:30-18:20
講座地點:清華大學人社院C310會議室
演講者:王婉容(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教授)、許瑞芳(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副教授)
主持人:石婉舜(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撰稿人:劉信秀(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本學期第四場「戲劇與社會運動」系列講座,邀請到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王婉容老師、許瑞芳老師,分享解嚴前後臺灣社會的發展對於現代劇場創作者的影響。他們從自身創作、展演、觀戲的親身經驗出發,探討創作者如何透過戲劇作品省思臺灣的殖民文化與歷史,並從中追尋、實踐自身的文化認同。
為什麼急著講「我們」的故事?講座的標題意涵與核心關懷
講座一開始,王婉容老師首先說明本場講座標題的意涵。他指出,臺灣社會在解嚴前後面對政治、經濟的動盪不安,許多藝文創作者開始透過作品省思在地的歷史與生活,並從中尋找臺灣的文化主體。例如:雲門舞集的《薪傳》、80年代的新電影浪潮,以及《夢醒時分》與《鹿港小鎮》等歌曲。這群創作者「急著」在解嚴後講「我們的故事」,因為過去並沒有機會說、也不能說。
王婉容老師認為這其實是一個「重構」的過程,創作者透過反思臺灣殖民時期的歷史、當代的生活,重新協商、建構出具有批判性的融合主體。王婉容老師指出,「批判性的融合(critical syncretism)」是由陳光興於《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提出,其中的「融合」是強調要融合、學習西方後現代的美學形式與創作方法,藉此來講出屬於臺灣的故事,而非直接移植、全盤接收西方的觀點。至於標題中的「我們」是誰?要如何尋找「我們」?王婉容老師表示,今天的講座希望從戲劇作品與創作者著手,來考察當時的人們如何在探尋「我們」的過程中展開創作。
現代劇場如何反思文化與歷史 從解嚴後的作品談起
王婉容老師首先以汪其楣編導的《大地之子》為例,這齣劇以鄉下孩童的家庭與學校生活為主軸,劇中呈現家長的教養焦慮、鄉間孩童的成長經歷,以及當代社會的治安與環境問題。王婉容老師分享,汪其楣曾說:「導完《仲夏夜之夢》之後,我將不會再導外國戲。」因為他希望能透過戲劇關注臺灣的社會現況與民眾的生活。而《大地之子》就是以西方史詩劇場的形式講述臺灣當代的故事,並以寫實的方式呈現民眾的生活片段,帶領大家重視歷史與在地文化。
除了關注鄉間生活的《大地之子》之外,由蘭陵劇坊的金士傑、卓明帶領創作的《家家酒》與《一條蜿蜒的河流》則聚焦於都會年輕世代的情感與成長歷程。這兩齣劇呈現當代青年因職涯、性傾向、人際關係而產生的壓抑與痛苦,並在劇中透過身體與儀式性的展演解放青年的情感。王婉容老師指出,這兩齣劇顯示蘭陵劇坊不只是以實驗劇場的形式改編西方的作品,劇團同時也關注青年在社會、家庭所面對的困難與挑戰,並嘗試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
最後,王婉容老師分享由彭雅玲所創立的「歡喜扮戲團」,劇團的《歲月流轉50年》與《我們在這裡》等作品也是在透過戲劇說故事的同時,反思臺灣殖民、戒嚴時期的歷史變遷,以及客家族群的生命歷程、語言傳承與文化認同。
創作者現身 許瑞芳談《鳳凰花開了》與教習劇場
本場講座的後半段由許瑞芳老師主講,他從自身投入創作、教學的經驗出發,分享自己身為創作者希望透過戲劇作品帶來的反思。許瑞芳老師曾任職於臺南的華燈藝術中心,並透過紀寒竹神父接觸到許多實驗電影,從此培養出對於藝術的興趣與熱忱。解嚴後,許瑞芳老師更投入華燈劇團(現為台南人劇團)的成立過程,希望能在南部培養出地方劇場人才進行戲劇創作。
身為華燈劇團的成員,許瑞芳老師編導的《鳳凰花開了》於1994年正式演出,並獲得熱烈迴響。他分享,臺南於90年代初面對海安路地下化的爭議,在地的文史工作者開始思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城市?」再加上當時正值解嚴初期,許多人在經歷戒嚴、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後對於自身的認同產生迷惘。奠基在前述的背景之上,許瑞芳老師選擇將劇本的兩條軸線設定為北勢街(現為神農街)家族的故事,以及歌星李香蘭的國籍問題。他希望透過老少咸宜的故事劇情,帶領大家反思歷史、認同、家鄉之於自身的關係。
華燈劇團創立十年後,許瑞芳老師開始思考如何以不同的形式在地方推廣戲劇。當時,他因緣際會接觸到「教習劇場」(Theater-in-Education,簡稱為TIE)的戲劇形式,並參與到1998年英國格林威治青少年劇團(Greenwich and Lewisham’s Young Peoples Theatre,簡稱GYPT)來臺舉行的「綠潮—互動劇場研習營」。許瑞芳老師在研習的過程實際參與TIE的演出,從中探討難民、勞工等議題,並親身感受到TIE的震撼與魅力。許瑞芳老師後續也受邀前往英國與GYPT合作演出,並在回國後將教習劇場、論壇劇場等應用戲劇形式帶到員林、麥寮等地區,與當地的學生、民眾進行互動與反思。
結語:期待未來的創作者持續講「我們」的故事
「我們是誰?我們如何講?我們講了什麼?」講座的最後,王婉容老師以幾個問題扣回本場講座的主題。他指出,今天分享的所有戲劇作品,其實都是創作者在講「我們的故事」的過程,他們透過戲劇探索自我、歷史、語言、社群、性別,並以教習劇場、社區劇場、互動劇場、口述歷史劇場等多元的形式來說故事。兩位老師也期待,未來的創作者們能持續因應臺灣的社會、歷史、文化變遷,創作出更多屬於「我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