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9.29(三)12:30-14:30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C310
講者:余庭煇教授(澳大利亞Monash University馬來西亞分校助理教授)
主持人:沈秀華(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回應人:賴婉琪(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類所合聘助理教授)
側記: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生林煜舜
活動一開始,主持人清大社會所所長沈秀華老師先簡單介紹講者的背景。余老師目前在Monash University馬來西亞分校教書,而他的博士論文是從階級角度切入討論香港男同志的階級主體性。當天要分享的演講題目Queer mobilities between Taiwan and Malaysia是自2019年開始的新研究,他想要在這份研究裡探討在跨國性的華語脈絡下台灣和馬來西亞華語社群的酷兒怎麼彼此影響。對余老師來說,他非常好奇台灣和馬來西亞的酷兒是怎麼被聯繫和形塑的,而遷移、物質和文化在這之間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一方面他認為在台灣的酷兒運動影響性是全球的,特別向華語圈的人輸出了文化、認同和論述甚至家庭組成的想像,另一方面他也企圖證明在馬來西亞的華語圈對台灣的酷兒運動產生了影響。因此在本次的演講中他首先由文獻出發說明馬來西亞華人酷兒的處境和華語對於這些華人酷兒的意義以及台灣對於他們的意義。接著,在將台灣放到全球化的脈絡之下檢視酷兒運動是怎麼影響周邊鄰國的。
過往對於華人酷兒的研究已經指出華語和酷兒文化間的親密性,但同時學者們也開始關心起東亞地區發生的多種遷移型態(跨國婚姻、留學生等)。再將這種超越國域範圍的視角帶入性別理論之後,發現這種「流動」使得許多華人酷兒論述(discourse)可以在台灣和馬來西亞華語圈間相互傳遞並成為翻轉地緣政治的基礎。講者也進一步指出這種力量不是奠基在「華人」這個種族,而是「華語」這個語言。在馬來西亞華人可以分為兩種群體會講華語和不會講華語,這種語言上的差異導致華人群體型塑出兩種社群(講中文和講英文)。華人酷兒還發現華語因為語言隔閡的緣故可以保護活動不受到政客和反對者的檢舉,因此更加傾向用華語來舉行運動。
接著,講者反過來從台灣作為文化輸出國的角度來談台灣的酷兒運動怎麼影響世界。對於許多使用華語的酷兒來說,台灣一直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地方,因此這些華語使用者常常會選擇來到台灣唸書,進而增加了對台灣的酷兒運動的理解。同時,他們也在過程中認識到同樣來參加運動的馬來西亞人,正是透過這樣的認識堅定了他們並不孤單的信念並開始注意自己的酷兒運動歷史。此外,馬華酷兒的加入對台灣的LGBT運動也有著影響,像現在跨國婚姻的問題浮上了檯面並成為LGBT群體下個課題。因此,講者強調這些來台留學的馬華學生群體實際上形塑了酷兒的運動實踐。
對於這場演講,評論人清大通識中心賴婉琪老師先以自身的研究興趣(探討印尼移工在香港所發展出來的同性關係)為參照。他認為或許可以從研究對象的階級位置來探討他們在home city的經驗,以及在遷移過程中這些群體是怎麼樣自我認知的。再者,華語這個共同的使用語言作為台灣和馬來西亞人交流的基礎是這份研究很重要的貢獻,但賴老師會很好奇對馬來西亞人來說「Chinese」的意義是指什麼?有包含到中國嗎?面對這個問題余老師認為這股跨國的運動沒有把中國當成華語的主體。
在這場演講裡,余老師帶著我們以遷移的視角將台灣和馬來西亞的酷兒運動聯繫起來。從這種觀點出發我們會看到酷兒(甚至不只有酷兒)的文化、認同乃至政治論述藉由著華語系統將兩地的人們聯繫起來。秀華老師也指出在台灣華語作為「國語」因為特殊的歷史脈絡兒經常被人批評為是一種壓迫工具,而在余老師的研究裡,華語作為一種遷移的介質,有著培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