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展覽訊息】反殖民與臺灣光復:日據時期台灣歷史圖文展第12站

 
【反殖民與臺灣光復:日據時期台灣歷史圖文展第12站】
 
展覽地址:新竹.交通大學人社二館(一樓大廳)
展覽日期:2016年12月5日~2017年1月5日
參觀時間:週一至週五,08:00~17:00
 
開幕式:2016年12月9日(週五)早上10點
主持人:藍博洲
來    賓:霧峰林朝棟、北埔姜紹祖、作家吕赫若等抗日志士後人,縣議員高偉凱等地方人
               士,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藍弘岳副教授。
 
 
  1840年鴉片戰爭後,封建中國不得不面對資本主義先進列強的蠶食鯨吞。無以數計有良知的愛國知識份子從此朝著如何「現代化」的道路,展開漫長而艱辛的尋索以及分歧的實踐。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並通過1874年4 月派兵進攻牡丹社原住民,展開侵略中國與併吞台灣的歷史。
 
  1885年,台灣建省。劉銘傳撫台,開展台灣現代化的建設。
 
  1895年4月17日,甲午戰敗的清廷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 因為台灣割讓,於是就有了台灣問題的產生,台灣人的祖國意識與棄兒意識(孤兒意識)也隨著歷史的進展而有了此起彼伏的發展。
 
  《馬關條約》簽訂和乙未抗日已經過了兩個甲子,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也已經超過70年了。然而歷史遺留的台灣問題不但尚未徹底解決,戰爭危機更可能一觸即發。為了維護東亞和平,鞏固兩岸和平發展,根本解決台灣問題,永保安和樂利的太平生活,讓我們一起通過圖文展覽與抗日志士遺屬座談,認識日據時期台灣人民反抗史,共同克服日本殖民統治帶給台灣民眾的種種身心創傷,走向幸福的康莊大道
 
 
主辦單位: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
協辦單位:新竹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製作單位:台灣民眾文化工作室
策展編撰:藍博洲
圖片提供:徐宗懋圖文館

 

瀏覽數: